关于举办首届“新思路”大学生创意大赛的通知
各学院团委:
为献礼学校110周年校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精神和省教育厅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学校决定举办首届“新思路”大学生创意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的
本次大赛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丰富学生实践生活,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营造浓厚的创新创意氛围以迎接110周年校庆。
二、大赛主题
创意为生活添彩,创新为专业领航。
三、大赛组织
(一)主办及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学工处
承办单位:林学院
(二)组织机构
大赛设组织委员会,负责大赛的组织领导。下设推进小组负责大赛各项活动的通知下达,统筹安排,组织协调;设宣传报道小组负责大赛的展板、媒体宣传、现场拍照、稿件跟进;设秩序维持小组负责活动现场秩序维持;设外联小组负责大赛期间各学院联系,成绩统计。
大赛设专家委员会,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
四、大赛时间
9月18日-9月30日 报名阶段
10月8日-10月10日 作品提交阶段
10月12日-10月13日 作品初选阶段
10月25日 决赛(现场赛)
五、参赛对象和要求
(一)参赛对象:山东农业大学在校生(含硕士研究生)
(二)参赛形式:大赛分A、B两个类别,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
A类别为生活创意组,要求各参赛团队联系生活实际,发挥自己的特长,制作出创意方案和创意实物作品。创意方案和创意实物作品以解决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主,旨在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或为生活带来便利。如创意科技产品,创意工艺品、小发明等。
B类别为专业创意组,要求各参赛团队联系所学的专业知识,发挥成员的专业特长,制作出体现专业特色的产品或解决有关专业问题的方案。要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每个团队成员人数要求3-5人且均满足参赛对象条件,已成立的创业团队可参赛(不可使用已有产品参赛,需制作出新的方案或产品),允许鼓励跨专业、跨学院组建团队以及各创业团队间联合组队参赛。
作品要求具体详细,有实际应用价值。取材必须积极健康,为本团队原创。
六、大赛流程
(一)报名阶段(9月18日到9月30日)
1.宣传阶段(9月18日到9月21日)
①展板宣传(地点生活桥);
②QQ空间、微信、各学院班级通知群等社交平台宣传。
2.报名方式
①报名表下载邮箱lxyfjxz@163.com,密码lxyfjxz2016。
②报名表由学院统一打包发送至邮箱linxueshijian@126.com(截止于9月30日下午五点)。
(二)作品提交阶段(10月1日-10月10日)
1.作品准备阶段(10月1日到10月10日)
2.学院推荐
各团队完成初步的方案或作品,上交至负责人所在学院,由各学院筛选出优秀团队(不多于3队)。并于10月10日下午五点之前将方案或作品介绍由学院统一打包发送到邮箱linxueshijian@126.com。
注:请各学院安排相关负责人(1-2人)加入大赛工作群
群号:550731030
(三)决赛阶段(10月25日)
10月14日到10月24日决赛准备阶段,A类团队准备PPT产品介绍和实物产品制作,B类团队准备PPT答辩材料(有产品的制作产品)。
10月25日决赛
A类团队决赛现场第一环节为产品功能竞猜环节,由各学院学生扮演消费者,由团队对产品进行关键词提示,由消费者竞猜产品用途,竞猜成功者给予相应奖励;第二环节为PPT解说环节,进行实物详细介绍;第三环节由消费者和评委老师就产品的优缺点提问有关问题,团队作答,最后由消费者完成满意程度的调查问卷。评委根据团队表现进行评分。(其中调查问卷占总得分30%,评委评分占70%)
B类团队决赛现场答辩,第一环节进行3分钟解说,可以制作PPT(有产品的可依照产品实物解说);第二环节评委就产品或方案提问有关问题,团队作答。(其中第一环节占总得分50%,第二环节占总得分50%)。
七、大赛评审规则
A类生活创意组评审规则
| 评审要点 | 评审内容 | 分值 |
| 创新性 | 突出原始创意的价值,在项目的确立、创新性产品研发、生产、推广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在服务于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突出表现。要求项目转化成实物产品。 | 50 |
| 团队情况 | 主要考察团队各成员创新能力、应变能力,成员的分工、合作和能力互补情况。 | 30 |
| 方便实用性 | 服务于生活,在提高生活质量、解决生活难题方面有突出表现。 | 20 |
B类专业创意组评审规则
| 评审要点 | 评审内容 | 分值 |
| 创新性 | 突出原始创意的价值。强调专业知识的应用及专业优势的表现。鼓励产品与高校科技成果移转化相结合,鼓励多个专业优势互补,使产品能在融合统一的基础上体现不同专业的特色。 | 50 |
| 团队情况 | 主要考察管理团队各成员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成员所学专业与项目的结合程度。 | 30 |
| 带动就业前景 | 综合考察项目发展战略和规模扩张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预判项目可能带动社会就业的能力。 | 20 |
评分标准:优秀:100-85分,良好:85-70分,一般:70-55分,差:55-0。
八、奖项设置
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项目均颁发获奖证书,另外特别优秀项目将给予一定资金奖励。
设置大赛优秀组织奖,按照竞赛组织情况和获奖情况奖励,颁发奖牌。设置优秀指导教师奖,对获得一等奖的项目指导教师颁发获奖证书。
负责人联系方式:李 硕15664459487 刘孟雨15662083583
陈 曦15662081758 郭久铭18864833853
林学院团委
9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