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业与创业投资,创业的内涵和本质
 发布时间: 2017-10-14  |   浏览次数: 7  |   文章作者:  |   发布人: 创服

创业的基本概念之什么是创业

早期的创业研究主要是从成功创业者的个性特征入手,着重回答谁(会)是(成功的)创业者?。通常用创新性,独立性,风险性,能动性和进攻性等多个维度来衡量个体或组织创业能力的水平。

创新是指直接从事于或者间接支持可能导致新产品,新服务或者新的技术过程的点子和尝试的倾向。

独立性是指主动提出并独自推动一个想法或者愿望使之实现的行为;风险性是指在相当可能出现代价沉重的失败后果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源的意愿;能动性只是自觉,努力,积极地活动来面对未知的问题,需求或者变化的意愿;进攻性是主动挑战对手并战胜对手的倾向。


随后,创业研究的终端转移到创业者的角色和功能,回答创业者做什么?这类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创业研究开始从研究创业者及其行为特征转向着重研究创业过程,力图回答如何创业才能成功?这类问题。此时的创业研究,才开始设计创业环境,创业条件,创业发展过程等自身机理问题。
狭义:创意就是创办一个能够带来利益回报的事业;就商业创业活动而言,就是创办一个企业。

广义的创业概念认为,创业并不仅是创办一个新企业,也包括处于使企业焕发生机之目的,在现有企业内部对企业进行的变革,创新和改造,即企业内部的创业行为。
相对于狭义创业更加强调创建一个新企业这个事实而言,广义创业更强调一种创新和变革精神。


创业的本质

  科斯认为,企业是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契约的集合,即通过一系列产期契约达成的生产要素组合。基于该理解,创业过程就是使生产要素由离散状态走向集聚状态的过程。

创业的实质就是对技术成果有高度认知和承诺的创业者,寻找对其构想或者创意具有相同承诺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特别是资本拥有者,并通过一系列讨价还价,彼此形成长期契约的过程。


指导老师:李庆亮

本期编辑:胡祥凤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